坪岗工业园地块总占地面积89.1万m2,其中生产及辅助区近31.9万m2、生活区(含医院、学校等)占地近24.5万m2、地表池塘等水域面积近4.2万m2、林地及其他用地近32.4万m2。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划拨于广东省大岭冶炼厂(广东铝厂前身),由11个权属证地块构成,其中有6个权属证地块总计88.4万m2分布较集中,另5个权属证地块总计0.71万m2较分散,距主场区270m~1500m不等。本次调查主要针对6个集中权属证地块开展。
调查地块位于仁化县董塘镇坪岗村,西临S246省道、瓦檐下坪村,北临坪岗大村、牛角湾村,东侧临近黄子塘村,南侧为松树岭、阿公山等林地。
受仁化县丹霞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广东绿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华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和韶关市恒邦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以联合体形式承担了该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根据第一阶段调查结果,调查地块权属关系及历史沿革清晰。地块开发前主要为农用地、林地及荒地,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划拨于广东铝厂。1970年,广东铝厂进驻,于地块东区建立若干生产区及辅助区,主要从事生产电解铝及铝制品和与广东钢铁工业配套的石墨电极碳素产品等,西区则逐步配套建设为铝厂生活区及公共区域;2001年因广东产业政策调整,铝厂实施政策性关闭退出,2002年仁化县政府利用广东铝厂闲置厂房土地开办坪岗工业园,入驻企业包括仁化县董塘镇顺意机制炭制品厂、仁化县澳科金属铸造有限公司等14家;2012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涉金属行业统一搬迁到位于周田镇新庄仁化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坪岗工业基地内企业陆续搬迁、关停。
根据污染识别结果,园区重点关注疑似污染地块主要为原仁化县澳科金属铸造有限公司地块(铝厂时期为电解铝分厂)、原仁化县雄健铝业有限公司地块(铝厂时期为型材分厂)、原仁化县恒达金属有限公司地块(铝厂时期为临时宿舍)、原仁化县董塘镇顺意机制炭制品厂(铝厂时期为机修分厂)、原南通扬子碳素有限公司地块(铝厂时期为碳素分厂)、原仁化县金佰诚锌资源回收加工有限公司地块(铝厂时期为仓库)、原仁化县恒达金属有限公司地块(铝厂时期车队)、原泰和元实业有限公司地块、原仁化县和诚石料加工厂地块(铝厂时期碳素分厂)等,重点关注疑似污染区域则为上述地块内主要生产区、贮存区及污染处理处置区等。地块潜在污染物包括:石油烃、多环芳烃、重金属、氟化物、酚类物质等。
第二阶段2021年3月28~12月30日期间,总计完成240个土壤监测点共计1237个土壤样品的采集、检测工作;于2022年5-7月补充完成18个土壤监测点共计88个土壤样品的采集、检测工作。检测指标包括:土壤基本理化性质(2项)、GB36600中45项基本指标、石油烃(C10-C40)、氟化物、氰化物、锰、锌、钴、铋、钨、钼、钒、铊、银、锡、多氯联苯(总量)、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和苯并(g,h,i)苝、挥发酚(以苯酚计)、2-氯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2,4-二硝基酚、五氯酚。
根据地块内水文地质特征及现场实际情况,共建设地下水井13口,因澳科厂区其中一口水井取样时无水,实际采集地下水样12件,检测项目包括常规指标(pH值、溶解氧、水位、氧化还原电位、浊度)+园区特征污染物,其中特征污染因子为:重金属和无机物(7项)+石油烃(C10-C40)、苯、甲苯、二甲苯、氟化物、氰化物、锰、锌、钴、铋、钨、钼、钒、铊、银、锡、16项多环芳烃、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2-氯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2,4-二硝基酚、五氯酚。
对各企业地块内遗留水池积水及底泥、留存或填埋固废进行采样调查,共采集池内积水样品20件、底泥总量测定样18件、底泥固废鉴定样11、留存固废样29件。
调查结果表明:
(一)现场多个区域仍遗留涉污构筑物、残留固废、废水及废液,截至2022年5月,现场遗留废水量约8538m3,遗留底泥量约1396m3(含危废约800m3)、待清运一般固废量约16986m3,危废量约2000m3,建议尽快对其实施相应清理及妥善处置;机制炭、金佰诚、和诚、恒达、泰和元、村委露天堆场等厂区共计约12.7万m2存在关停后仍外租利用现象,生活区的仁化县和兴竹制品工艺厂、唐兴轩蔬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在运营,雄发机械加工厂、广兴机械加工厂等机械设备未撤离。
(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
(1)背景土壤
采集的两个背景土壤中,pH值检出范围4.60~5.01,均未超本报告所选取筛选值。
(2)土壤调查情况
第二阶段2021年3月28~12月30日期间238个(不含背景点2个)土壤监测点中,共采集土壤样品1235件(不含现场平行样品)。根据检测报告,有1个样品pH值为强碱,超出测试范围,其余1234件样品pH值范围为3.18~11.08。
第二阶段2022年5-7月补充采集的18个土壤监测点中,共采集土壤样品88件(不含现场平行样品)。根据检测报告,88样品中pH值范围为3.5~8.56,以酸性占比最多(近38.64%)。
本阶段共有42个点位检出超筛选值,超标因子包括铅、砷、镉、镍、锰、钨等重金属,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 h]蒽等多环芳烃及石油烃,28个点位为单独重金属超标、10个点位为单独有机污染超标、4个点位为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总计超标样品数为78件,其中重金属污染超标样品57件,有机污染超标样品18件,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超标样品3件,最高超标近336.5倍(铅)。
(3)共采集12个地下水样品(不含平行样)。pH值范围4.6~10.39,对比地下水Ⅲ类限值标准6.5~8.5,有11个样品超筛选值。12个样品中浊度在120~880NUT,均高出地下水Ⅲ类限值标准。
12口地下水中有8口井超标(不计pH值、浊度),重金属及无机物共检出17项,有机物检出13项。出现超筛选值的污染物包括镉、锌、锰、汞、铅、镍、铊、砷、钒、钨、钼、氟化物共12项(不计pH、浑浊度),最高超标346倍(铊,金佰诚地块)。
(4)池内积水、底泥采样检出情况
20件积水样品pH范围为6.72~9.81,有9件样品超筛选值,超筛选值的污染物包括镉、铅、氟化物、苯并[a]芘共4项(不计pH),最高超标16倍(氟化物,厂外池塘W3)。
18个底泥样品中有一个底泥样为强碱、超出测试范围,其余样品pH值范围5.55~9.86,超筛选值的污染物包括砷、铅、镉、镍、锰、六价铬、钴、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石油烃共14项(不计pH);对标二类用地土壤值标准,18件样品中有15件超筛选值,最高超标近187.0倍(苯并[a]芘,扬子碳素厂区);针对超标底泥采集11件混合样进行属性鉴定结果表明,有7个样品浸出浓度达到危废级别,4个样品毒性物质含量达到危废级别。